土壤水力參數(shù),如田間持水量(FC)和永久萎蔫點(PWP),在灌溉管理、干旱風險評估和土地利用規(guī)劃等方面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。這些水力特性是動態(tài)的,隨土壤類型、作物類型和生長季而變化。傳統(tǒng)方法估算大尺度水力特性費時費力,而土壤傳遞函數(shù)(PTF)作為一種替代方法,已被用于使用易測量的土壤特性(如土壤粒級、有機碳和容重)來估計土壤水力特性。這些預測參數(shù)在很大程度上受各種內在土壤特性如土壤質地、結構、有機質、容重和孔隙度的影響。隨著光譜技術的不斷發(fā)展,因其快速、低成本和無損測量,許多研究者已經利用可見近紅外(Vis-NIR)光譜預測了土壤特性,而使用光譜數(shù)據(jù)繪制印度土壤類型水力特性的研究非常有限。
基于此,在本研究中,一組研究團隊在印度卡納塔克邦高原北部地區(qū)收集了558個土壤樣本,在實驗室中測量了其FC, PWP和土壤含水量,并利用ASD FieldSpec光譜儀測量土壤光譜反射率。通過支持向量機、隨機森林和偏最小二乘回歸三個模型預測FC和PWP。其中,2/3的數(shù)據(jù)集用于校準(368個樣品),1/3的數(shù)據(jù)集用于驗證(190個樣品)。本研究目標為通過不同統(tǒng)計技術檢驗實驗室Vis-NIR光譜數(shù)據(jù)估算水力參數(shù)的有用性。
研究區(qū)域圖
【結果】
卡納塔克邦高原北部土壤光譜反射率分布(平均值和標準偏差)(N = 558)。
FC和PWP預測模型的性能(50 次迭代)
驗證集FC和PWP預測值和觀測值散點圖(RF方法)(變性土-綠點,淋溶土-紅點,弱育土-藍點,新成土-黃點)。傳統(tǒng)PTF方法預測驗證集FC和PWP含水量的性能。
【結論】
驗證結果表明,與PLSR模型相比,RF和SVM性能較好。與田間持水量(R2=0.66-0.69和RMSE=7.25-7.51%)相比,永久萎蔫點預測良好(R2=0.70-0.74,RMSE=5.44-5.74%)。在土綱中,Vis-NIR光譜(R2=0.34&0.42)對變性土FC和PWP的預測不佳,對淋溶土(0.44&0.52)和弱育土(0.55&0.65)的預測結果一般,而對新成土(0.83&0.76)預測結果較好。總體而言,結果與傳統(tǒng)PTF方法相當。目前結果表明,可見近紅外光譜有助于快速準確地估計該國半干旱地區(qū)的水力特性。
請點擊下方鏈接,閱讀原文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jM5NjE1ODg2NA==&mid=2650315595&idx=1&sn=701b02a1695b86e384dc992ad36ffd83&chksm=bee1b7b489963ea2e5c52de255a40f9f7898a410f52051d97f1fba115916e92ad0cd626a5d64&token=1792681127&lang=zh_CN#rd